诊断标准
1.临床表现:慢性起病、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腹痛、腹泻,可伴腹部肿块、肠瘘和肛门病变,和发热、贫血、体重降落、发育缓慢等全身症状。CD家族史有助于诊断。
2.影象学检查:根据临床表现肯定作钡剂小肠造影或钡剂灌肠,必要时可结合进行,克罗恩病的诊断。可见多发性、节段性炎症伴僵硬、狭窄、裂隙状溃疡、瘘管、假瘜肉构成及鹅卵石样改变等。B超、CT、MRI检查可显示肠壁增厚、腹腔或盆腔脓肿等。
3.内镜检查:内镜下可见节段性、非对称性粘膜炎症、纵行或阿弗他溃疡、鹅卵石样改变,可有肠腔狭窄和肠壁僵硬等,病变呈跳跃式散布。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肯定病变范围和深度,发现腹腔内肿块或脓肿。
4.活检:可见裂隙状溃疡、结节病样肉芽肿、固有膜底部和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,而隐窝结构正常,克罗恩病的诊断,杯状细胞不减少,固有膜中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粘膜下层增宽。
5.切除标本:可见肠管局限性病变、跳跃式侵害、鹅卵石样外观、肠腔狭窄、肠壁僵硬等特点;镜下除以上病变外,更可见透壁性炎症、肠壁水肿、纤维化及系膜脂肪包绕病变肠段等改变,局部淋巴结亦可有肉芽肿构成。
另外,世界卫生组织(WH0)结合CD的临床、X线、内镜和病理表现,推荐了6个诊断要点(见表1)。
在排除肠结核、阿米巴痢疾、耶尔森菌感染等慢性肠道感染、肠道淋巴瘤、憩室炎、缺血性肠炎及白塞(Behcet)病等疾病的基础上,可按以下标准诊断CD。
1.具有WH0诊断要点①②③者为疑诊,克罗恩病的诊断,再加上④⑤⑥3项中之任何1项可确诊。有第④项者,只要加上①②③3项中之任何两项亦可确诊。
2.根据临床表现,若影象学、内镜及病理表现符合,可以诊断为本病。
3.根据临床表现,若影象学或内镜表现符合,克罗恩病的诊断,可以拟诊为本病。
4.临床表现符合为可疑,应安排进1步检查。
5.初病发例、根据临床、影象学或内镜表现及活检改变难以确诊时,应随访视察3~6个月。与肠结核混淆不清者应按肠结核作诊断性治疗,以观后效。
相关新闻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