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占克罗恩病症状50%-90%

2017-07-10 19:31:28 来源:
分享:


腹痛(abdominalpain)是指由于各种缘由引发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,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。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。病因极为复杂,包括炎症、肿瘤、出血、阻塞、穿孔、创伤及功能障碍等。

诊断


1.病史

(1)性别与年龄:儿童腹痛常见的病因是蛔虫症、肠系膜淋巴结炎与肠套叠等。青壮年则多见溃疡病、肠胃炎、胰腺炎。中老年则多胆囊炎、胆结石,另外还需注意胃肠道、肝癌与心肌梗塞的可能性。肾绞痛较多见于男性,而卵巢囊肿改变、黄体囊肿破裂则是妇女急腹症的常见疾病因,如系育龄期妇女则宫外孕应予斟酌,腹痛占克罗恩病症状50%-90%。

(2)起病情况:起病隐袭的多见于溃疡病、慢性胆囊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等。起病急骤的则多见于胃肠道穿孔、胆道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。肠系膜动脉栓塞、卵巢囊肿改变、肝癌结节破裂、异位妊娠破裂等。病发前曾饱餐或过量脂肪餐的应斟酌胆囊炎和胰腺炎的可能。

(3)既往病史:胆绞痛与肾绞痛者以往曾有类似发作史。有腹腔手术史者有肠粘连的可能。有心房纤颤史的则要斟酌肠系膜血管栓塞等等。

2.临床表现

(1)腹痛本身的特点: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的所在,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因素。不过许多内脏性疼痛常定位含糊。所以压痛的部位要较病人主觉疼痛的部位更加重要。疼痛的放射部位时诊断亦有1定的提示作用,如胆道疾病常有右边肩背部的射痛、胰腺炎的疼痛常向左腰部放射。肾绞痛则多向会阴部放射等。

腹痛的程度在1定的意义上反应了病情的轻重。1般而言、胃肠道穿孔、肝脾破裂、急性胰腺炎、胆绞痛、肾绞痛等疼痛多胶剧烈,而溃疡病、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疼痛相对轻缓。不过疼痛的感觉因人而异,特别在老人,有时感觉迟钝,如急性阑尾炎、乃至直到穿孔时才感腹痛。疼痛的性质大致与程度有关,剧烈的痛多被患者描写为刀割样痛、绞痛,而较和缓的痛则可能被描述为酸痛、胀痛。胆道蛔虫症患者的疼痛常被描写为钻顶样痛,则较有特点。

腹痛节律对诊断的提示作用较强,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多表现为延续性痛、中空脏器的病变则多表现为阵发性。而延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则多见于炎症与阻塞同时存在情况,如胆囊炎伴胆道阻塞、肠阻塞后期伴腹膜炎等情况时。

(2)伴随的症状:腹痛的伴随症状在鉴别诊断中甚为重要。伴发热的提示为炎症性病变。伴吐泻的常为食品中毒或胃肠炎、仅伴腹泻的为肠道感染、伴呕吐可能为胃肠阻塞、胰腺炎。伴黄疸的提示胆道疾病,腹痛占克罗恩病症状50%-90%。伴便血的多是肠套叠、肠系膜血栓构成。伴血尿的多是输尿管结石。伴腹胀的可能为肠阻塞,伴休克的多为内脏破裂出血、胃肠道穿孔并发腹膜炎等等。而如上腹痛伴发热、咳嗽等则需斟酌有肺炎的可能,上腹痛伴心律紊乱、血压降落的则心肌梗塞亦需斟酌等等。

(3)体压:腹部的体征是检查的重点。首先应查明是全腹压痛还是局部压痛。全腹压痛表示病灶弥散、如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炎的体征。检查压痛时尚需注意有没有肌紧张与反跳痛。肌紧张常常提示为炎症,而反跳痛则表示病变(通常是炎症——包括化学性炎症)触及腹膜。不定期需注意检查有没有腹块,如触及有压痛和边界模糊的腹块,多提示为炎症,腹痛占克罗恩病症状50%-90%。无明显压痛,边界亦较清晰的肿块,提示有肿瘤的可能性。肿瘤性的肿块质地皆较硬。肠套叠、肠改变闭袢性肠阻塞亦可扪及病变的肠曲,在小儿小肠中的蛔虫团、在老人结肠中的粪便亦可能被当作“腹块”扪及。

在腹壁上看到胃型、肠型,是幽门阻塞、肠阻塞的典型体征。听到亢进的肠鸣音提示肠阻塞,而肠鸣音消失则提示肠麻痹。

下腹部和盆腔的病变,常需作直肠指诊、右边陷窝触痛或扪及包块,提示阑尾炎或盆腔炎。直肠子宫陷窝饱满、子宫颈有举痛可能提示宫外孕破裂等等。

由于腹外脏器的病变亦可引发腹痛,故心和肺的检查必不可少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反应患者的生命状态,固然不可不查。腹股沟部位是疝好发之所,检查中不可忽视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,可提示腹腔内肿瘤性疾病,体检时应加重视,腹痛占克罗恩病症状50%-90%。

分享: